导读:购买保险时有哪些误区呢?比如自己除了社保其他什么保险都没有,却给孩子配上一堆贵得要命的保险。家庭收入水平就摆那,却准备拿过半收入非买返还险不可。
购买保险时有哪些误区呢?
1、先给孩子买保险,自己却在裸奔
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和精神寄托,作为父母恨不得在孩子小时候就把他一生的路都安排妥当,给他最周全的保护。
正因为如此,很多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他买了很多很贵的保险,自己却一直在保险裸奔。
但我们设想下,如果父母出事了,谁给孩子交保费?父母的治疗费由谁承担?孩子的吃穿住行又该怎么办?
其实对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险,大人健康、有收入,就是给孩子最大的保障。如果父母有保险的话,即使父母不幸发生意外,一家人也不用担心暂时由于无法工作导致的收入损失。
所以,配置保险的顺序一定是:先大人后小孩,买保险切勿尊老爱幼。
2、大公司才靠谱
很多人觉得大公司才靠谱,其实保险公司没有大小之分,每家保险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金都至少要2亿元,只是各家成立时间不同而已。
同时,银保监会采用“资金运用监管、偿付能力监管、保证金和保险保障基金、再保险机制”多种监管手段并行,确保保险公司经营稳定。
新公司为了开拓市场一般会采用高性价比的爆款产品尽可能地让利给客户来赢得群众口碑。
而且新公司为了做大市场,无论在核保还是理赔方面都更人性化,更有利于消费者。
所以,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产品本身,比如保障是否充足、性价比是否高等。相同保障条件下,如果新公司的产品保费更便宜,为什么我们还要多花冤枉钱买更贵的产品呢?
况且新公司更需要群众口碑来宣传自身品牌魅力,所以大家不用纠结公司问题,看到好的产品放心大胆买就是了。
记住选保险一定要:先看产品性价比,再综合评估公司。
3、朋友推荐的准错不了
谁身边没个做代理人的朋友/亲戚呢?很多人觉得他就是专业的,推荐的保险一定错不了。
我们都知道代理人只能销售一家公司的产品,相对来说产品库比较单一,消费者可选择的范围很小。
你朋友/亲戚推荐的产品很大可能只是他们公司主推的产品,而并非是适合你的产品。
买保险不是看交情深浅,理赔也不是看保险公司里有没有熟人,一切按合同约定办事。
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挑选产品保障上,只有投保时自己弄的明明白白,才不会买错保险,理赔时才会快速高效。
4、返还型保险最划算
返还型保险:合同到期未出险,返回已交保费或约定的保险金额。
消费型保险:合同到期未出险,也不退还保费,保障终止。
两者最大区别就是退不退保费。
中国人常有“不愿吃亏”的想法:交了这么多年保费,最后没有出险,钱不就打水漂了?如果买了返还型的,没出险,还能把交的保费全部还给我们,不亏。
真的是这样吗?保险公司的羊毛真的这么好薅吗?
其实保险公司在设计返还型保险时就已经考虑到日后会返还这部分保费,所以保费会比消费型保险贵很多,有些甚至高达一半以上。
假设我们买了款保额50万的返还型保险,交30年保费合计34.2万元,保至80岁,过了50年保险公司把这24.2万元还给我们,且一分利息也没有,你还会觉得赚到了吗?
反过来,我们换个消费型的产品,同样保障下合计保费只需13.6万元,即使是拿着这多交的20几万元去投资,50年无论收益多低,也比返还型划算。
返还型保险还会严重占用保费预算,假如我们购买消费型保险,就可以把这多交的20几万拿去给家人或自己购买重疾险,已经买的还可以适当加保。
况且返还的前提是80周岁前都不能出险,而我们知道70周岁后患病概率达到最高峰,如果出险,两者给付的理赔金都是50万元,但返还型已交的保费比消费型高出一倍左右。
所以,保险一定不能买返还型。
5、健康告知无所谓
大多理赔案件拒赔都是因为投保时健康告知未如实告知导致的。
许多很多线下保险代理人常常为了开单,故意让投保人隐瞒健康告知问题。
再者,部分线下代理人可能并不专业,他们自己也看不懂健康告知内容,再加上线下核保比较严格,繁琐,所以他们会和你说健康告知没关系的,全选否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这存在很大的拒赔风险。
还有些朋友自己故意隐瞒健康告知,因为怕被加费,但我们认真思考下:到底是生病时拿不到救命的治疗费可怕,还是现在加个几百元可怕。
如果确实存在一些健康问题,一家公司核保不过,可以多尝试几家。
最后,建议大家在买保险前,做好如实告知,有问有答,不问不答,从源头上消灭风险,避免未来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6、保险要买就买保至终身
我们都知道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况且保险本来就是慢慢配置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定期产品:保费低,能满足基本的保障期需求。
终身产品:保费高,终身有保障。
1.预算充足的情况,满足高保额的前提下则可以以保至终身为主。
比如家里的经济顶梁柱,越往后身体素质越不如从前,如果选择定期则容易出现保30年,在第31年突然罹患重疾的情况。
所以在他收入高峰期时,我们应该给他配置对应高保额的保险防止他收入突然中断影响家庭生活质量。
2.如果预算有限,可以考虑选定期产品,优先满足高保额要求。
因为有些大病医疗费用动不动就几十万,如果只买几万甚至十几万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真正的保障作用。
其实合理的配置是:定期+终身。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低配个终身险+定期险,先满足高保额要求。
7、最好一张保单保所有
很多人买保险,都对责任全的产品没有抵抗力。
一张保单保所有,往往意味着保障都不足。
比如一份每年交8000元的保险,保10万重疾,10万身故,6000元医疗报销,50年后每年还能拿养老金,看起来项目很多,但保额低到解决不了问题。
10万重疾仅仅是治疗的起步价,后续治疗护理费、生活开支怎么办?10万身故金只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是够抚养孩子?还是够还房贷?
假如重疾病赔付了50万,那么身故保额只剩51-50=1万,一些其他附加的责任可能对我们用处并不是那么大,不仅价格贵,保障还鸡肋,怎么都说不过去。
本来我们需要高保额的身故和大病保障,却听信“万能”,选择了一个“全家桶”式的“无能”保险,责任散,额度低,作用弱,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钱。
所以买保险拒绝果篮式捆绑,我们需要自己事先弄清楚保险责任,经过综合比较后,再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而这些误区,基本都是对保险基础知识了解不够造成的,只要多多了解,完全可以避免。
353149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